“医生,我家孩子又发烧喉咙痛,怎么又要做咽拭子?”
“上次查了没问题,这次还要查吗?”
在儿科门诊,这样的疑问并不少见。孩子反复咽喉不适、腹泻,医生常常会建议做咽拭子、粪便检测等检查。这些检查到底有什么用?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儿童常见的微生物检测,帮助家长们了解它们的意义,减少不必要的焦虑。
为什么孩子感冒时要做咽拭子?
咽拭子(喉咙取样)是儿科最常用的检测方式之一,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检测方法,通过从孩子的咽喉部位采集样本,医生可以快速检测出多种病原体。这种检测方法不仅能帮助确定感染的类型,还能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。其主要用于排查细菌或病毒感染,比如:
1:化脓性链球菌——小心“链球菌咽炎”
症状:高烧、喉咙剧痛、扁桃体化脓、颈部淋巴结肿大,可能伴随皮疹(猩红热)。
链球菌感染可能引发风湿热、肾炎等严重并发症,必须及时用抗生素治疗。普通病毒性感冒通常无需抗生素,但链球菌感染必须用药,因此检测能避免滥用抗生素。
检测方法:细菌培养(1-2天)或快速抗原检测。
2:流感病毒、腺病毒等呼吸道病毒
症状:高烧、咳嗽、流鼻涕,可能伴随肌肉酸痛。
流感病毒可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,但普通感冒无需特殊治疗,检测能帮助精准用药。腺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(RSV)等也可能引起类似症状,检测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。
检测方法:咽拭子核酸(PCR)或抗原检测。
3:EB病毒(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)
症状:持续发热、咽痛、颈部淋巴结肿大、乏力,部分孩子肝脾肿大。
EB病毒感染容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,但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,需调整治疗方案。
检测方法:血液检测+咽拭子PCR。
4:其他细菌如肺炎链球菌、流感嗜血杆菌
症状:可能引起肺炎、耳部感染,喉炎、中耳炎等,表现为咳嗽、咙痛、耳痛、呼吸急促、发热等。
检测方法:通过咽拭子培养或PCR检测。
除了咽拭子,孩子还可能需要这些检测
1:粪便检测—轮状病毒、诺如病毒
症状:呕吐、水样腹泻、发烧(轮状病毒常见于婴幼儿,诺如病毒各年龄段均可感染)。
轮状病毒有疫苗,检测可确认是否感染;诺如病毒传染性强,需做好隔离。
避免误判为细菌性肠炎,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。
检测方法:粪便抗原检测或PCR。
2:粪便检测—沙门氏菌、志贺氏菌、大肠杆菌等
症状:沙门氏菌感染通常表现为腹泻(可能带血)、腹痛、发热、恶心和呕吐。志贺氏菌感染表现为腹泻(通常带有粘液或血液)、腹痛、发热,可能伴有恶心和呕吐。
致病性大肠杆菌(如O157:H7):引起腹泻(可能带血)、腹痛、呕吐,严重时可能导致肾衰竭。肠炎大肠杆菌:引起腹泻、腹痛等轻微症状。
检测方法:粪便培养,可以通过选择性培养基进行检测和特定的PCR检测。
3:粪便检测——轮状病毒、诺如病毒
症状:持续高烧、精神萎靡、血象异常。
少数严重感染可能进入血液(如金黄色葡萄球菌、肺炎链球菌),血培养能明确病原体,指导用药。
家长常见疑问解答
问:上次查了没问题,为什么这次还要查?
答:不同时期感染的病原体可能不同(如上次是病毒,这次可能是链球菌),且症状相似,检测才能精准治疗。
问:做咽拭子/粪便检测会不会让孩子不舒服?
答:咽拭子只需用棉签轻轻擦拭喉咙,可能会有短暂恶心,但不会疼痛;粪便检测无创,家长可在家正确留样后及时送检。
问:检测结果阴性,是不是白做了?
答:阴性结果同样重要!能帮助排除细菌感染,避免滥用抗生素,或提示需进一步检查其他病因。
如何预防儿童常见疾病及家长注意事项
1.勤洗手:尤其是饭前、便后、从公共场所回家后。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:教导孩子勤洗手,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,可以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。
2.接种疫苗:流感疫苗、轮状病毒疫苗、肺炎球菌疫苗等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。
3.避免交叉感染:孩子生病时尽量居家休息,不去人多场所。
4.及时就医:当您的孩子出现喉咙痛、发热、腹泻等症状时,请及时带他们去医院就诊。尽早的检测和诊断有助于缩短病程,降低并发症的风险。
5.配合医生的建议: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咽拭子检测,遵循相关的医疗建议,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。
6.关注孩子的饮食和休息:在孩子生病期间,提供易消化的食物,确保他们有充足的休息,这对恢复健康至关重要。
孩子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善,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侵袭,而各类检验检测就是为了帮助医生锁定“真凶”,让治疗更精准。当医生建议做检测时,家长们不必过度担忧,积极配合检查,才能让孩子更快康复!
作者:黄 蓝
编辑:朱海文
审核:张国平